專利訴訟是有關專利糾紛的訴訟。廣義上的專利訴訟指所有關于專利權爭議的訴訟。狹義的專利訴訟僅指對專利機關有關專利權的決定不服,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不包括專利侵權糾紛和專利權的合同糾紛所引起的訴訟。人民法院審理各類專利糾紛案件,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專利法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進行。專利訴訟流程,一般是:1、給對方發(fā)送律師函,告知此產品已經申請專利。2、收集證據,可以帶公證員買產品或者網站上宣傳的產品。3.向法院提交起訴書。4.應訴。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發(fā)明專利申請公布后至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該發(fā)明未支付適當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他人使用其發(fā)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于專利權授予之日前即已得知或者應當得知的,自專利權授予之日起計算。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的規(guī)定,針對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所交納的訴訟費用,要求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準交納。涉及到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的訴訟費則是每件交納100元,另外知春路小編整理了專利訴訟費用,專利訴訟時效,專利訴訟流程流程相關的知識,歡迎閱讀。
現在的專利維權意識都是十分強的,因為一般商標都是企業(yè)花費錢財購買了使用權的,那么專利訴訟怎么收費標準?專利訴訟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知春路網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專利,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有四種,第一種指專謀私利;第二種指壟斷某種生產或流通以掠取厚利;第三種指專注敏銳;第四種指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首創(chuàng)者所擁有的受保護的獨享權益,在實行專利保護制度的國家﹐一般訂有專利法。
1、專利代理人在辦理專利代理事務過程中不應另外收費。面向社會的專利代理服務機構,應將收入的15%上交市專利管理局。
2、專利代理服務機構應將兼職代理人所代理項目純收入的60%交給兼職代理人所在單位,該單位根據撰寫申請文件的不同情況將所收金額的一部分付給兼職代理人作為申請文件撰寫稿費。撰寫稿費應分次付給;在中國專利局受理申請后付給50%、專利申請公開或公告后再付給其余的50%。兼職代理人每人每月所得申請文件撰寫稿費不超過三十元,不計入本單位獎金總額,不征收獎金稅,超過部分應按有關規(guī)定交納獎金稅。
3、專利代理服務機構可從專利技術開發(fā),專利許可貿易的中介和代理收入中提?。担プ鳛槌杲?,用于獎勵有貢獻的個人。
對于被告而言,最常用的是反訴對方專利無效,從而爭取時間尋求其他抗辯方法。而對于原告,在訴訟之前,最好先行對自
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專利記載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產生這樣一種法律狀態(tài),即獲得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予以實施。那么,有專利被告侵權的申訴怎么寫?現在就跟著知春路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證明自己銷售產品與投訴者專利權相比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
因專利侵權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處理,申訴時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憑證中的一項:1、專利權證:如果被投訴人擁有所售商品的專利權,可以提供專利權證書進行申訴;2、向投訴方進貨的憑證:如果所售商品是向投訴人即專利權人進貨的,您可以提供進貨憑證進行申訴。但只有發(fā)票等可被證實的進貨憑證方才有效,收據和購買小票都是無效的;3、投訴方專利權存在問題的憑證。
專利出現侵權后,通常有三種解決途徑。1、協(xié)商與和解: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xié)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xié)議,解決糾紛。提出協(xié)商意向時一般可以向侵權方發(fā)送侵權警告函,但是警告函有威懾作用,沒有法律約束力。2、行政查處:專利權人在掌握初步證據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后作出是否侵權的認定。在行政查處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于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3、向法院起訴:專利權人亦可徑
從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qū)法院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在美國企業(yè)Ultravision對包括艾比森和利亞德在內的中國LED顯示行業(yè)的主要企業(yè)提起專利訴訟的案件中,首先開庭審理的艾比森在應訴中贏得了勝利,為與艾比森聯(lián)合應訴的利亞德、洲明和聯(lián)建等同行業(yè)企業(yè)后續(xù)的庭審開了個好頭。利亞德董事長李軍博士在第一時間向艾比森丁彥輝董事長表示了祝賀。
行業(yè)內各家應訴企業(yè)的開庭時間因收到起訴書時間順序不同而不同,首先開庭審理的艾比森專利訴訟案的判決結果將對整個LED顯示行業(yè)其他企業(yè)的后續(xù)庭審起到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美國德州東區(qū)法院陪審團一致裁定Ultravision部分專利被認定無效,這將對后續(xù)其他企業(yè)的庭審產生最直接的決定性影響。
2018年3月27日,美國Ultravision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 337立案調查申請,主張美國進口和在美銷售的部分LED顯示面板及其組件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請求美國ITC發(fā)布排除令和禁止令。起訴方Ultravision是一家美國LED顯示屏企業(yè),其擁有的兩個專利以防水結構為主要訴求點,并非顯示屏核心技術且沒有實質性的保護效能,而且中國多家LED顯示企業(yè)具有該專利特征的產品早在其專利提出前就已經在美國市場上銷售。然而,2018年5月24日,美國ITC仍然投票決定接受起訴方的申請,啟動337調查,調查對象涉及包括利亞德在內的幾乎所有LED顯示屏主要企業(yè)
4月21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向社會發(fā)布新的《濱州市專利獎勵辦法》,獎勵額度進一步提高,新《辦法》規(guī)定市專利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獎金分別為每項3萬元、2萬元、1萬元人民幣。
4月4日,濱州市政府制定發(fā)布了新的《濱州市專利獎勵辦法》,這是濱州市在2014年《專利獎勵辦法》基礎上的又一次優(yōu)化升級,新《辦法》在市專利獎的獎項設置、獎金額度、評審程序等方面進行了新的調整。新《辦法》規(guī)定,獲獎項目可優(yōu)先推薦申報國家專利獎、省專利獎等。
新《濱州市專利獎勵辦法》優(yōu)化了專利獎勵制度,目的在于鼓勵大眾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是針對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呈現新特點、十強產業(yè)集群高速發(fā)展新情況的新舉措,是保障專利獎勵政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新方法,更是落實建設“創(chuàng)新型城市”和“富強濱州”的有力抓手。新《辦法》規(guī)定,專利獎授獎總數有所壓減。市專利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50項,比老《辦法》減少20項。獎金額度進一步提高,較老《辦法》規(guī)定的每項2萬元、1萬元、2千元有較大提高。新《辦法》規(guī)定市專利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獎金分別為每項3萬元、2萬元、1萬元人民幣。評審組織管理機構做了優(yōu)化合并。并參照《山東省專利獎勵辦法》規(guī)定,將市專利獎勵委員會和市專利獎勵評審委員會合并為市專利獎勵委員會一個評審組織管理機構。專利獎申報渠道全面拓寬。推薦單
據外媒報道,芬蘭電信設備制造商諾基亞周四在其官網上宣布,該公司已在全球范圍達成63份商業(yè)5G合同,在端到端5G解決方案的交付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
諾基亞的5G客戶包括AT&T、KDDI、韓國電信、LG Uplus、NTT DOCOMO、O2、SK電訊、軟銀、Sprint、STC、T-Mobile美國、Verizon、沃達豐意大利和沙特電信等移動運營商。“這一里程碑凸顯了我們5G產品組合的質量和客戶信心,我們預計隨著達成更多的新協(xié)議,這一趨勢將在今年繼續(xù),”諾基亞移動網絡部門總裁托米·烏托(Tommi Uitto)說。他還表示,諾基亞的全球端到端產品組合包括網絡每個部分的產品和服務,這有助于網絡運營商實現關鍵的5G功能,如網絡切片、分布式云和工業(yè)物聯(lián)網。“我們的技術正在幫助塑造全球5G技術的交付和部署,以及這些技術將為企業(yè)和消費者帶來的眾多好處,我們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他說。
諾基亞簽訂的上述63份商業(yè)合同不包括任何其他類型的5G協(xié)議,如付費網絡試驗、試點或演示。諾基亞稱,如果將此類協(xié)議包括在內,該公司達成的5G協(xié)議的總數將達到100多個。烏托還表示:“諾基亞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已同美國四家全國性運營商、韓國三家運營商和日本三家全國性運營商簽訂5G協(xié)議的網絡供應商。諾基亞的4G業(yè)務擁有超過350
(一)國內發(fā)明專利申請資助條件和標準
1. 在申請人取得公布及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通知書六個月內(以實審通知書發(fā)文日為準),申請人在繳納有關費用后每件給予資助2000元(對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批準費用減緩,并低于補貼額度的,專利申請費和審查費按實際支出給予資助),但對非電子申請的專利不予資助;
2.申請人取得發(fā)明專利證書后六個月內(以授權公告日為準),每件給予資助2000元,
3.專利代理機構、外地專利代理機構在深設立的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分支機構(后者上年度納稅額需達到20萬元以上)代理深圳發(fā)明專利申請并取得發(fā)明專利證書后,對該機構每件資助1000元,但對電子申請率未達100%的專利代理機構不予資助;
4.首次申請發(fā)明專利的單位,取得發(fā)明專利證書后,對第一件發(fā)明專利申請增加資助3000元,但對非電子申請的專利不予資助。
申請人在取得發(fā)明專利證書后一并申請資助的,按以上資助標準一次性給付。
(二)境外發(fā)明專利申請資助條件和標準
在取得境外發(fā)明專利證書后一年內提出申請,分別按以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給予一次性資助,每件最多資助2個國家或地區(qū)。
1.在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取得發(fā)明專利授權的,每件資助4萬元;
2.在設有專利審批機構的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取得發(fā)明專利授權的,每件資助2萬元;
3.在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qū)取得發(fā)明專利授權的,按照國內發(fā)明
2019年已經接近尾聲,這一年知識產權界都有哪些知識產權大事件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1
新版茅臺已面世,“國酒茅臺”成絕版!
今年6月12日,茅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李保芳表示,“國酒茅臺”商標將于6月30日前停用。
資料顯示,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茅臺集團”)2001年開始先后9次對“國酒”這個商標注冊提出申請,都沒有成功。2012年7月,國家商標部門公告稱“國酒茅臺”商標已經通過初審。在3個月的公告期內,國家商標部門就收到了95件次異議書。2016年12月,國家商標局下發(fā)了關于第8377533號“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注冊的決定。2018年7月,茅臺集團提起訴訟,要求商標評審委員會撤銷不予注冊的復審決定。2018年8月13日,茅臺集團在官網發(fā)布稱,放棄“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撤銷此前對商標委和當初對“國酒茅臺”提出商標異議的31家白酒企業(yè)的訴訟申請,并向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致歉,稱“國酒茅臺”商標注冊申請已歷時十多年,對國家商標評審委員會復審決定,茅臺集團“充分尊重,也樂于接受”。
小知點
2018年7月2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袁弓夷訴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合稱小米公司)侵犯3GPP標準必要專利一案。2019年5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 發(fā)文:宣告被訴侵權的發(fā)明專利權全部無效。
2018年7月2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了袁弓夷訴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合稱小米公司)侵犯3GPP標準必要專利一案。
基于涉案專利“公用分組信道”(專利號00800381.5)涵蓋的技術范圍,原告袁弓夷訴稱,涉案專利可應用于WCDMA、TD-SCMDA、HSPA和LTE技術,涉及多項3GPP標準。被告小米公司未經其許可,在國內生產銷售的小米5X、小米Max2、小米Note3等12種小米系列手機使用了涉案專利技術,侵犯其專利權,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5000萬元及相應合理支出。
涉案專利于2000年3月21日申請,2016年12月專利發(fā)生轉讓,專利權人變更為此案原告袁弓夷。該專利已在中國、美國、日本、歐洲專利局等33個國家和地區(qū)申請專利布局。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采用擴頻調制的碼分多址(CDMA)系統(tǒng)的改良,提供一種傳送數據的方法,用于多個無線遠端站(RS)手機中的一個經由無線電信網絡的基站(BS)傳送數據。
2019年5月22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fā)文:宣告00800381.5號發(fā)明專利
近日,美國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針對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訴美國高通公司壟斷糾紛案,判決高通公司敗訴,并對高通公司提出多項要求。關注知春路知識產權專利檢索網,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點擊:免費查詢專利能否申請,如需咨詢,請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聯(lián)系我們。
其中包括不得以芯片供應為威脅與客戶進行專利許可協(xié)議談判;以公平、合理、無歧視(FRAND)原則向調制解調器芯片供應商提供標準必要專利(SEP)許可;不得簽署芯片獨家供應協(xié)議;接受7年監(jiān)管等。
高通的敗訴被稱為“手機圈的大地震”,由于該案判決影響到全球手機廠商的利益,因此這件消息在通信行業(yè)引起了相當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從根據整機銷售額按比例收取的專利授權費,到“專利授權捆綁芯片”等“霸王條款”,“高通稅”早已讓全球手機廠商飽受困擾。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不少行業(yè)巨頭都曾試圖撼動高通的這種商業(yè)模式,卻無一例外折戟沉沙。
有分析認為,本案判決中法院對高通提出的要求,或將改變高通的商業(yè)模式,讓全球手機廠商從十余年的“專利霸凌”中得到解放。但事情似乎并沒那么簡單!
一年提378起訴訟,“橫掃”全球巨頭!
這起專利訴訟是一家名為“Uniloc”的公司在美國德克薩斯地方法院針對三
中美貿易摩擦波瀾不斷,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正成為國內光伏企業(yè)關注的焦點。此前,光伏企業(yè)韓華Q-Cells對全球組件巨頭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和挪威企業(yè)REC提起鈍化技術專利侵權訴訟,引起業(yè)內對知識產權新壁壘的憂慮。在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應積極推動專利共享或授權,才能更好推動技術產業(yè)化發(fā)展。
中美貿易摩擦波瀾不斷,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正成為國內光伏企業(yè)關注的焦點。
近日,記者在第十三屆(2019)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上海)展覽會采訪獲悉,與往年相比,國內光伏企業(yè)似乎更加重視專利保護,不少企業(yè)還專門對外陳列展示了部分專利或技術產品。
而在此之前,光伏企業(yè)韓華Q-Cells對全球組件巨頭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和挪威企業(yè)REC提起鈍化技術專利侵權訴訟,引起業(yè)內對知識產權新壁壘的憂慮。
部分業(yè)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如果專利技術一味對外封閉,一家獨大,不利于行業(yè)的發(fā)展。在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的基礎上,應積極推動專利共享或授權,才能更好推動技術產業(yè)化發(fā)展。
警惕知識產權新壁壘
此前,在2018年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fā)《知識產權重點支持產業(yè)目錄(2018年本)》,光伏被明確為國家重點發(fā)展和亟須知識產權支持的重點產業(yè)。
不過,來自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的一項數據顯示,過去18年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受理的“337調查”案件數量總體呈現波動上升的態(tài)勢,而中國企
2024-05-14 自己繳納專利年費的流程和要點
2024-05-14 如何查找相關專利
2024-05-14 商標審查時間的影響因素和應對策略
2024-05-14 商標圖形查詢的方法是什么
2024-05-14 個人申請商標的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商標轉讓證明要怎么查詢
2024-04-19 商標到期去哪里續(xù)期
2024-04-19 個人發(fā)明專利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4-04-19 發(fā)明專利申請的5個步驟是怎樣的
2024-04-19 專利申請代理費究竟應該收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