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中有非常多的專業(yè)名詞,在學校的時候,每次需要背誦這些專業(yè)名詞的概念,就頭疼。他們長得太像了,一不小心就會混淆,而且死記硬背,也沒什么用。
今天全職問答的高手,就用最通俗的例子,為您解釋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和賬面凈值這三者有什么區(qū)別。我們來一起學習吧。
1、賬面余額
賬面余額的正式解釋是:某科目的賬面實際余額,不扣除作為該科目備抵的項目。
是不是有點繞,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初始余額,初始成本的金額,也叫賬面原值。
入賬時計入什么科目,對應的科目的賬戶余額就是初始成本的金額。
2、賬面價值
書上對賬面價值的解釋是:通常是資產類科目的賬面余額減去相關備抵項目(包括折舊和減值準備)后的凈額。
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賬面價值是在賬面原值的基礎上減去備抵科目后的余額。
備抵科目就是準備用來抵消的科目,也就是讓資產賬面余額減少的科目。
一般都是針對資產而言的,比如折舊、攤銷、減值準備、壞賬準備、跌價準備等。
以固定資產為例,賬面價值=賬面原值-累計折舊-減值準備
3、賬面凈值
賬面凈值是指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固定資產原價-計提的累計折舊(不扣除減值準備金額)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賬面凈額不考慮減值準備,但要考慮折舊和攤銷。
賬面凈額=賬面原值-累計折舊或攤銷。
賬面凈值會計用得會少一些。
舉例
如果你還沒有看清楚,那我們舉個例子吧!
比如:公司買了一臺電腦價值1萬元,第一年折舊了2000元,計提減值1000元。
賬面價值=10000-2000-1000=7000
賬面余額=10000
賬面凈值=10000-2000=8000
賬面價值、賬面余額和賬面凈值這三者的區(qū)別您搞清楚了嗎。
推薦閱讀:
5598人閱讀
3910人閱讀
2540人閱讀
1974人閱讀
1661人閱讀
1552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86人閱讀
1197人閱讀
1143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