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費用怎么算分錄?
企業(yè)所得稅的會計處理,需要分為兩種情況分別進行處理:
1、計提時,借記“所得稅費用”,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這里需要注意,企業(yè)在月度或季度計提所得稅費用時,按照會計的規(guī)則計算即可。也就是,企業(yè)在或季度預繳企業(yè)所得稅時,可以忽略“稅會”差異。
2、企業(yè)實際繳納所得稅費用時,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貸記“銀行存款”。
當然,企業(yè)的業(yè)務如果涉及遞延所得稅,需要登記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遞延所得稅和匯繳清算時的處理有所不同,我們需要進行分辨。
還有一點,“所得稅費用”科目屬于損益類科目,在月結的時候,需要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舉例說明:
公司在2022年3月實現利潤66000,沒有其他需要調整的項目。公司企業(yè)所得稅的稅率是25%。
計提時:
借:所得稅費用 16500(66000*25%=165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6500
實際繳納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6500(16500-16500=0)
貸:銀行存款 16500
月底結轉時:
借:本年利潤16500
貸:所得稅費用 16500(16500-16500=0)
當然,這只是所有會計處理當中的一小部分。企業(yè)在實際進行會計處理時,需要面臨的情況要復雜的。這個例子,只是為了說明“所得稅費用”科目的處理。
不過,會計分錄即使再復雜,我們只要理解了會計分錄表示的實際意義,會計分錄本身其實真的不難!
匯算清繳時,所得稅費用的會計分錄應該如何處理?
在進行匯繳清算時,需要補繳所得稅時不時通過“所得稅費用”科目進行處理,而是需要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進行會計處理。
具體來說,匯算清繳時企業(yè)需要補交的所得稅,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借記“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當然,“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可以當然就是“所得稅費用”的替代品。我們不必過多的執(zhí)念于具體的會計分錄,而是需要具備透過會計分錄,看清背后實際業(yè)務的能力。
不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只是過渡科目,最終“以前年度損益調整”同樣需要通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進行結轉。
比方說,公司在年度匯算清繳時,發(fā)現需要補繳所得稅88000。會計分錄為: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88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88000
推薦閱讀:
5645人閱讀
3915人閱讀
2541人閱讀
1977人閱讀
1662人閱讀
1555人閱讀
1413人閱讀
1392人閱讀
1207人閱讀
1146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