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被起訴專利侵權敗訴以后的處理是,如果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對生效判決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再審。如果對法院判決沒有異議的,判決書生效后,就需要按判決書的約定履行生效判決書。
被起訴專利侵權敗訴以后的處理是:
1.依法提起上訴。
2.申請再審。
3.履行生效判決。
起訴專利侵權需要的證據(jù)有:
1.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jù)。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因此,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yè)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shù)、經營范圍等情況,都是專利權人首先應了解的。了解這些情況對專利權人對付專利侵權應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是很重要的。
2.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jù)。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jù)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jù)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fā)票、購銷合同等。
3.有關損害賠償?shù)淖C據(jù)。
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shù)慕痤~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jù),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要求損害賠償?shù)慕痤~也可以是侵權者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潤。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jù),證明侵權者的銷售量、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及銷售利潤等。以此為依據(jù),計算侵權者所得的利潤。
知春路網提醒您,專利侵權行為的侵權特征是:
1.侵害的對象是有效的專利。專利侵權必須以存在有效的專利為前提,實施專利授權以前的技術、已經被宣告無效、被專利權人放棄的專利或者專利權期限屆滿的技術,不構成侵權行為。
2.必須有侵害行為,即行為人在客觀上實施了侵害他人專利的行為。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非生產經營目的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4.違反了法律的規(guī)定,即行為人實施專利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又無法律依據(jù)。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