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首頁 > 商標注冊申請 > 行業(yè)新聞 > 2021年6月1日一項專利8000萬元交易成功,專利“變現”方式大合集

2021年6月1日一項專利8000萬元交易成功,專利“變現”方式大合集

日期:2021-06-01 15:21:26      點擊:

高校專利導讀

去年11月,江蘇首例知識產權專場拍賣“紫金之夜暨知識產權拍賣會”上,一項名為“電梯信息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監(jiān)控方法”的專利,起拍價為6000萬元,每次加價都有多家企業(yè)舉牌。拍賣價格也逐漸從6000萬元攀升到8000萬元。最后,這項專利被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女士以8000萬元價格拿下。

如果從高上大的角度來說,專利是在保護創(chuàng)造者權益的同時,通過“公開換保護”的制度也在推動著人類技術和文明的進步??墒菑慕拥貧獾慕嵌葋碚f,專利能賺錢,就是帶給權利人或發(fā)明人最“現實”的回報。

專利,作為一項發(fā)明創(chuàng)造者所擁有的受保護的獨享權益,是專利權人一種無形的財產,它又有怎樣的形式可以快速變現為專利權人謀取“現實”的利益呢?

專利變現,絕不止以上所說的買賣專利這一種方式,我們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下專利的各種“變現”手法吧!

最常見的專利“變現”方法

1、通過專利轉讓賺錢

很多個人,譬如一些高校老師、醫(yī)生因為職稱評定都是需要專利的,此外一些學生為了破格錄取或增加學分也是對這方面有所需求,而專利申請總是需要時間,倘若這些人因為需求的關系時間緊迫,他們還是愿意拿錢來購買合適的專利的。

此外更多情況下,是企業(yè)因為項目、評定認證、融資等需要專利。所以就市場而言,只要有合適的專利,轉讓出去是不成問題的。從需求角度來說,通過專利完全可以獲得現金流,贏得利潤。

2、通過專利許可賺錢

在權利人不想一次性轉讓自己的專利權的情況下,也可以許可其他人實施自己的專利,向被許可人收取一定的許可實施費。尤其是如果一些技術比較前沿,是市場上目前大多數企業(yè)都沒有研發(fā)出來,但未來在某個行業(yè)將會成為繞不開的技術關鍵環(huán)節(jié)時,那么它的市場價值不言而喻。

而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這么強的前瞻眼光和創(chuàng)造實力,只要自己的技術對于企業(yè)突破生產瓶頸是有用的,也都是可以收取較高價格的許可實施費的。

3、通過申請專利從而獲得政府獎勵

目前中國還實行著大力推動專利申請數量的政策,絕大多數地方政府都把加大專利申請數量當作一項基本政策。促進申請數量的最直接動力就是給予現金獎勵了,因此為了不斷鼓勵創(chuàng)新,往往采用了直接措施給予資助的形式。

這個政策在很多地方都流行,具體可以咨詢當地科技局。

很多人并不了解,政府為什么拿那么多錢去資助?其實簡單來說,其中關鍵原因就是因為專利是創(chuàng)新的重要體現,政府鼓勵創(chuàng)新,利用資本推動大家的積極性,也在普及專利。而往往這種政府類型的補助能夠讓很多發(fā)明人不為資金犯愁,相當于個人申請專利,政府來買單。

因此,很多時候可能申請了一項專利不僅不花錢,甚至還有得賺!

這些都是比較傳統(tǒng)的,常見的利用專利賺取現金的手法,那么新型的專利“賺錢”手段又有哪些呢?

新型的專利“變現”方法

1、進行專利質押借款

2014年4月,山東泉林紙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獲得79億元知識產權質押借款,作為國內融資金額第一筆巨額知識產權質押借款,這件事曾引起了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而這一切,就是山東泉林紙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以110件專利、34件注冊商標等知識產權進行質押而獲得的。

且專利質押與專利轉讓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其專利權和專利使用權依然保留在專利權人手中,只是在出現事端時,質權人有權分配專利權,即能夠經過轉讓、施行等方法獲利。

雖然在我國現有的專利權質押過程中,由政府引導的質押較多,同時鑒于知識產權的無形資產特性,且其實踐價格受商場、運作人才能等許多不可控因素影響,現有的專利質押多以有形資產擔保為基礎,其成熟度還有待進步。但社會始終是往前發(fā)展的,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更為單純的專利質押融資的出現。

2、通過技術入股形式獲得股份

以專利技能為入股條件,形成技能入股也是現在常見的經過專利賺錢的手法之一。

雖然在實踐操作層面上,更多的會將帶專利的技能入股看作商業(yè)協(xié)作的手法,而弱化專利本身的價值。但對于投資方來說,只要能夠將專利技能轉化為實踐出產的產品,依然可以以科技成果通過拍賣將專利變現,這也是探索知識產權價值實現的模式創(chuàng)新。

能夠改變了以往“一對一”的技術轉讓模式,拓寬了企業(yè)尋找技術的渠道,同時起到進一步傳播專利技術的作用。

3、專利產品合作開發(fā),可以獲得經營

權、利益分享權

第三種方式與第二種有相似之處,但具體獲益方式并不相同。

實施上技術產品不僅需要革新,也是一直在不斷進行革新的。對于高科技類產品來說,一個思路,一個改進,既能在行業(yè)領域做出創(chuàng)新的人并不是少數,因此在方便別人的同時,自己提前布局,擁有了專利,就意味著擁有了先機。

而往往權利人可能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卻沒有能夠將專利轉化為產品的經濟實力,因此,利用專利申請,不僅僅可以保護自身,還能找機會與他人合作。在申請專利獲得保護后,采用與企業(yè)渠道進行市場化,前景也是十分不錯的。

并且,擁有了專利,就意味著在法律層面擁有了該項技術的所有權,再談合作開發(fā),就都能作為談判的砝碼,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經營權、利益分享權都是基于專利權而產生的。

總的來說,專利是企業(yè)重要的知識產權,能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而對自己擁有的知識產權提早進行評估,可以讓企業(yè)清晰了解知識產權現在的價值和未來的效應,能確保企業(yè)資產保值增值,實現企業(yè)經濟利益最大化。

當然啦,一切的前提,還是你要有專利、商標、著作權在手。所以,時不我待,早申請早獲權才是正經事啊!

來源:知乎-高航知識產權

 

推薦閱讀:

高新企業(yè)認定

專利申請復審

專利申請費用及流程怎樣?

專利申請有哪三種類型?

專利申請的三個特征是什么?

專利申請為什么要趁早?

專利申請10個常見誤區(qū),千萬別被這些誤區(qū)給坑了!

本文來源:http://yikezuche.cn/2021/hyxw_0601/4308.html

熱門商標推薦